嗨!我是本週【創作者經濟 IMO】電子報的主編雨果.Hugo,目前和閱讀筆耕每雙週輪值一次編輯,帶你一起回顧本週精選文章(每週一上午 6 點派報)。也歡迎大家一起來「Matters 創作者經濟討論區」即時交流。
電子報是以 Heptabase 編輯,免費試用 7 天,和我們一起寫下 IMO。
這份電子報每週精選數則「Matters 創作者經濟討論區」的交流,鼓勵大家踴躍說出自己的觀點,所以取「IMO」(In My Opinion)作為名稱中的一部分。
我們關注各種對「創作者經濟」有益的各種話題,例如創作技巧(不侷限於寫作)、心態及習慣養成、閱聽方法(輸入)、筆記方法(輸出)、文案、SEO、社群經營、數位行銷、數據分析、不同創作平台比較⋯⋯終而實現創作有價,結成「創作者經濟」的果實。
當 AI 讓知識獲取變得輕而易舉,「思考」與「決策」卻越來越難。
從被演算法馴化的日常,到被行銷手法塑造出的確信,我們逐漸忘了如何經歷真正的學習與記憶。
本期的選文,帶你回望人類智慧的核心——刻意練習、質疑的勇氣、以及持續重構自我的能力。
我們開始吧!
❏ 本週焦點
🔸 AI 時代的刻意練習
🔸 當確定變成商品:你是否買下了一場欺騙?
🔸 商務人士年過四十的讀書法與記憶術
🔸 原來老爸真的有幫我買 Tesla,只是忘了登入
🔧 我怎麼測試 Google 搜尋、AI 摘要、 AI 模式與 ChatGPT 的應用差異?
🔧 ChatGPT 可以跟 Canva 串聯了!
🌍 Base 鏈系列・二|Base 新移民入門:三步驟開啟你的 Base 鏈生活
🌍 觀點:黃金高漲但仍有上升空間
❏ AI 時代的刻意練習 by 劉奕酉
研究顯示,AI 輔助學習能讓效率提升 20% 到 50% 之多,有些基礎技能甚至能把時間壓縮到原來的三分之一。成為「入門級專家」,真的不再那麼難!
比方說:
一|語言學習:AI 能即時糾正發音、語法,減少盲點。
二|簡報與寫作:AI 能幫你拆解結構、生成範例,讓練習更聚焦。
三|程式設計:AI 即時 debug,錯誤修正速度大幅提升。
雨果・Hugo 🙋 IMO :深度專精 VS 多元技能
投入 1 萬小時能使你成為某領域的前 1% 頂尖專家,但應用 AI 助力,只需約 1,000 小時即可成為該領域的入門級專家;換言之,在 AI 時代,投入 1 萬小時可以在十個領域成為入門級專家。
同樣是花一萬個小時,你願選擇在一個領域中走向極致深耕,還是在多個領域具備一定專精?這是一個「深度專精與多元能力」的抉擇。
AI 幫助我們拿回時間主導權,讓這種選擇更具彈性與可能。
❏ 當確定變成商品:你是否買下了一場欺騙? by 游舒帆
昨天聽樊登說:「這世界最糟糕的不是那些販售不確定性跟焦慮的人。而是那些跟你販售確定性的人。」
那種跟著做就一定能成功,7 天成為理財大師,21 天成就非凡自己。這就是一種販售確定性的特徵。
我們明明就面對很多不確定性,但對方卻能一口擔保給一個確定的結果,你說這當中有多少虛假的成份?
販售不確定性,可能只是引燃你的焦慮,可販售確定性,很可能是一種欺騙。
雨果・Hugo 🙋 IMO :警覺確定性的誘惑,擁抱自我承擔的力量
當別人高舉保證成功的大旗時,心動是人之常情,但更重要的是你是否願意為自己的成功負起責任。
成功並非上完課程就能保證結果,而是源於你願不願意投入努力、做出改變。面對誘惑的確定性承諾,唯有理性與自省,並自發性持續投入精進才能避免買下一場欺騙,並走出真正屬於自己的成功路
❏ 商務人士年過四十的讀書法與記憶術 by Zen大的時事點評
專長領域的持續閱讀,持續深化與擴充知識庫,替自己的專業領域建模。
輸入必得有產出,寫文章與實作演練最能協助記憶。
善用學習轉移,以對專長本科的事物之理解,理解其他學科。
實用導向,解決問題為主。
經常多讀歷史,能記得一個又一個的故事,在需要口語表達的情景多引述故事,多講故事。
善用關聯性記憶術,找到新知與我的關聯性。
幫新知找一群相關已知,用已知理解未知。
早上是精神與記憶力最好的時段,學習新知要多利用早上。
一開始不貪多,每天早中晚,各記一件新事物即可。
養成並堅持持續讀整本書的習慣,要讓自己的大腦去消化吸收新知。
輸入資料後,去散步,做其他事情,先將處理資訊的事情交給大腦預設系統。
雨果・Hugo 🙋 IMO :習慣是時間的複利:年過四十的學習新策略
這篇文章抓住了年過四十之後,在時間與資源有限下最大化學習效率的精髓。
習慣的力量無遠弗屆:每天清晨固定閱讀,並且結合學習即產出的動作,有效利用大腦記憶黃金時段與關聯性記憶法,讓學習真正轉化為知識與成果。
學習不再是被動接受,而是主動將所學融會貫通應用,為人生注入更多可能。
❏ 原來老爸真的有幫我買 Tesla,只是忘了登入 by fox hsiao
這就像是在舊褲子口袋裡發現 20 美元的超級加強版。
這件事證明了:以長線思維、近乎非理性地去相信你所信仰的產品、公司和創辦人,這才是終極的 Alpha(超額報酬)。
閱讀筆耕 🙋 IMO :得先選對資產
這是一種變相的 Lump Sum(一次性投入),常常被拿來和 DCA(平均成本法)比較。但無論是哪一種,都是在持有現貨。
雖然文中提到「長線思維與狂熱信仰」這點很勵志,但更核心的關鍵其實是:你得先選對資產。只有當你投的是具備長期成長潛力的標的,長線思維才有意義;要是選到一路往下掉的夕陽產業,再長的時間都只是枉然。
像是比特幣,它是經得起時間考驗,很適合長期持有的優質資產,可以到 Bitcoin Dollar Cost Average 歷史數據回測看看。
創作者與數位生活
❏ 我怎麼測試 Google 搜尋、AI 摘要、 AI 模式與 ChatGPT 的應用差異? by Esor Huang
在電腦玩物的日常工作裡,我把資訊檢索拆成「導航找到正確來源」、「掌握資訊重點」、「輸出可用成果」三層次⋯⋯就用這三層去比較傳統搜尋、AI 摘要、AI 模式與生成式 AI 工具(ChatGPT 等),評估它們在真實任務中的應用。
當需求是「精準抵達」或「明確資料」,可以打開 Google 傳統搜尋。這是最穩定、可控制的方式。
把 Google AI 摘要當成「有也不錯的輔助」,可以用在簡單問題的教學解答,除了可以找到有用的教學來源,也有很大機會直接摘要出具體步驟,快速解決我的問題。
如果說你喜歡一個工具用到底,那麼其實無論要搜尋、摘要、輸出,都用 ChatGPT 搜尋、整理,也會是一個有效的選擇。
❏ ChatGPT 可以跟 Canva 串聯了! from 數位時代
只需要 5 個步驟,便能生成一份幾乎完整且已排版好的簡報,省下大量工作時間,一起來看看怎麼做吧!
將 Canva 的語言介面調整為英文
於 ChatGPT 中連接 Canva 應用程式
上傳參考文件並輸入簡報生成指令
選擇設計範本並在 Canva 中編輯
完成編輯與匯出
創作者經濟與 Web3
❏ Base 鏈系列・二|Base 新移民入門:三步驟開啟你的 Base 鏈生活 by
談到 Coinbase,多數人會理解為註冊於美國的中心化交易所,但那只是「COIN」的部分,它的另一大塊業務是 Base 鏈、Base DEX 以及終將來臨的 BASE 幣。
以前用過、也推薦過 COIN 的我,打倒昨日的自己,不建議使用這家對台港地區不友善,就算申請到帳號也不怎麼好用的中心化交易所。倒是 Base 鏈,不但品牌強、應用多、資源豐富、社群活躍,甚至有可能將來獲得空投,我很推薦。
閱讀筆耕 🙋 IMO :域名大加分
感謝高重建老師的分享。
以下是臆測(不一定會成真):Base 鏈未來要發幣,如果回溯性空投代幣,考量「鏈上互動」情況的話,那麼你在 Base 鏈上有「域名」應該會在權重計算上大大加分,畢竟這是一項需要「課金」的活動,哈哈。
❏ 觀點:黃金高漲但仍有上升空間 from PANews
去美元化/各國央行競相購買
穩定幣作為債務社會化工具
實物擠壓
整體不確定性
比特幣今年迄今相較於黃金已下跌超過 25%。儘管比特幣與黃金有許多相似之處,但個人仍然認為比特幣還不具備成為「數位黃金」的條件,但隨著時間的推移,比特幣正越來越接近黃金(儘管仍不清楚如何解決量子問題)。
不要被教條所惑,盲從教條等於活在別人的思考中;
不要讓他人的噪音壓過自己的心聲。
最重要的是,擁有追隨自己內心與直覺的勇氣。
——蘋果創辦人賈伯斯(Steve Jobs)
❏ 幣圈少數「實質正回饋率」的支付卡 ether.fi Cash
我最近把 ether.fi Cash 加密支付卡,設定成 Apple Pay 和 LINE Pay 的預設卡。
從此,再也回不去了。
以前我最討厭的事,就是「加密貨幣出金」:錢要先從國際交易所轉到台灣交易所,先收一次 gas fee,轉成台幣時還再支付 30 元銀行手續費,整個流程又慢又煩。未來專法實施後,可能還要考慮稅務的問題。
但自從用上這張加密支付卡,就不用再管這些麻煩事。ether.fi Cash 已經變成我目前最愛、也最有感的區塊鏈應用。
✅ 免年費
✅ USDC 穩定幣直接刷卡,不必先賣幣換法幣
✅ 免出金流程,少一堆手續費跟轉帳時間
✅ 儲值金自託管,少一層信任風險
✅ 儲值金享 10% 年化活期計息(浮動)
✅ 不用「押金」也能賺回饋
✅ 所有消費給 3% 現金回饋
✅ 實質正回饋率(扣完匯率磨損,大約是 2.3% 現金回饋)
這是一種「邊存錢、邊賺錢、邊消費」(Save, grow, spend)的嶄新體驗。
對我來說,這才是真正的 Web3 生活入口。
還未體驗過 ether.fi 加密支付卡的朋友,可以參考這篇教學文章,使用【創經 IMO】推薦連結申辦,20 分鐘左右就能搞定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