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個禮拜讀到介紹 Vibe Writing 的文章,裡面有很多釋例⋯⋯令我開始思考「如何更良好地與 AI 協作」這個問題,做成卡片分享給大家。
歡迎來到【創作者經濟 IMO】繼「週報」與「人物誌」外的第三個專題——「卡片盒筆記」📚
▌週四發布
如果該時段沒有「人物誌」發布,就留給「卡片盒筆記」連載,每週四上午都會有新內容可讀。
▌輕薄短小篇幅
每期附上一張實際寫下的卡片,並做 case study,由此帶出《卡片盒筆記》書裡原則的溫習、演繹、實踐。
▌陪跑
如果你遇到以下痛點,那就是我們描繪出來的「化身」(avatar):
1. 看過《卡片盒筆記》卻不知道從何下手,想參考別人的成品。
2. 打算執行這套系統,知道有人也這麼做,有種陪伴感,不孤單。
3. 想透過「做中學」來熟悉書中觀念。
❏ 與 AI 共筆,照著 SSRR 來行走!
場景(Scene)
比起風格和提詞,一堆令人眼花撩亂的形容詞和子句,不如平鋪直敘向 AI 交談,告訴它現在是什麼場景?寫出來的東西要:
發布在哪?
目的為何?
對誰說?
框架(Structure)
如果一次請 AI 寫太多東西,結果它「失控」吐出很多對我們沒用的內容,反而累死自己;所以請 AI 先列大綱就好,再針對這份大綱去蕪、存菁、補漏。
先框架,再填充。
像你(Relatable you)
有時不得不佩服,同樣幾句話,AI 寫出來的版本比更棒,但要不要採用,又是另一回事了;必須是「像本人寫出來的東西」才保留,否則就挑掉。
語氣要像你,你要住進去,文章中有你的影子,才搖曳動人。
縫補(Repair)
我覺得 AI 有個強項,它擅長完善句與句之間的邏輯間隙,但副作用是產生很多贅詞、連接詞⋯⋯留給我們化身「裁縫師」去修、潤、減、剪、縫、補。
❏ 開課囉!即學即用的 AI 交易流|超早鳥價募資中
你不是沒能力,只是少了一套能讓你看清市場的工具。
逃頂女王 Felisa 親授的線上課,正式開放報名!
教你如何用 Wisdomise AI 掌握市場脈動
巨鯨動向、社群熱度、潛力幣排名,一次搞懂
打造屬於自己的高勝率策略,從盲目投資畢業!
低於 5 折,早鳥優惠由此去 👇
結帳時記得輸入【創作者經濟 IMO】專屬優惠碼「IMO300」再折減 300 元!
讓我們在 Web3 世界裡一起成長學習,還要獲利!💪
❏ 卡片盒筆記の家
卡片盒筆記以「鏈式結構」存在,或稱「筆記鏈」。
透過 Heptabase 的「白板」(whiteboard)功能,得以「可視化」呈現卡片與卡片之間的承先啟後。
如果想查看本文永久筆記在白板上的原始位置,以及這張永久筆記和其他永久筆記之間的鏈接關係,我把它放在電子報的進階權限裡 👇
Keep reading with a 7-day free trial
Subscribe to 創作者經濟 IMO to keep reading this post and get 7 days of free access to the full post archives.